作者:华人星光
近日,自媒体大V司马南,
炮轰联想柳传志,
从国有资本被贱卖,
高管中有多名外籍人士,
管理层薪资过高,
到公司资不抵债、研发比例过低,
以及指控联想,
是“资本永不眠”的金融帝国等“七宗罪”。
目前,针对司马南和柳传志之争,
网上还是一边倒的声音,
千夫所指、众骂众嘲联想的风潮,
实在罕见。
诸多评论中有人一语中的,
而是一位曾被联想“踢”出局的,
令14亿中国人意难平的82岁老院士,
他叫倪光南。
1965年,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氢弹研究的秘密计划正在进行;
也是这一年,
20来岁踌躇满志的倪光南,
意气风发加入研究所。
他一来,
就被任命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
参与研制了我国自行设计的,
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如果没有这台计算机,
氢弹研制将遥遥无期,
可以说,倪光南,
是我国氢弹爆炸伟大事业中的,
一位默默无闻的功臣!
1981年8月,
他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
年薪是4.3万加元,
按当时汇率足足是国内工资的70倍。
然而不过两年,
他竟不要这样的高昂薪资跑回了国内。
原来,曾在加拿大一家鞋店,
他看到外国生产的鞋都精心摆在橱窗,
而中国制造的鞋子,
却被杂乱堆在门口筐子里,
1.99元一双任拣。
如此情景令倪光南百感交集:
“中国制造,什么时候才能不与简陋、
低级连在一起?”
为了让中国制造不再“低人一等”,
倪光南决定回国,
打算将自己的聪明才干全部献给祖国。
他说
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
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
回来没多久,
倪光南就为中国解决一个大难题。
随着科技发展,
计算机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但40年前的电脑全都是英文,
国人要想使用需要翻译成汉字,
然而当时没有中文汉字系统。
默不作声的倪光南,
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从此,
通篇洋文的计算机里,
有了中国汉字立足之地。
1984年,
中科院决定创办一家计算机公司,
柳传志任副总经理。
可是谁来做技术支持呢?
他第一个就想到了,
当时国内计算机水平最高的倪光南。
就在这间狭小破旧的小屋里,
倪光南同意了柳传志邀请,
带来了自己全部的技术成果,
出任总工程师,
他一不谈薪资,二不谈分红,
却提了三个条件:
“一不做官,二不开会,
三不接受采访。”
因为他所有的时间,
都要留给争分夺秒的科研,
全力以赴推出产品,
好推动中国的技术革命!
很快,
倪光南研发成功第一型联想式汉卡,
80年代,这一产品,
就给公司带来足足1237万元的利润,
积累起庞大的资金,
倪光南可谓居功至伟。
为此,公司正式更名为联想集团,
柳传志说:
“今日已成为跨国公司的联想集团,
正是以联想汉字系统起家,
并由此而得名。”
1992年,
倪光南立项研发联想程控交换机,
还组织了软件中心、小型机部、
R&D部三个部门,
联合开发LXBS金融平台软件。
1994年,
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入网证,
而联想在交换机的全面实力,
超过了当时的华为,
连中南海都采购了联想程控交换机。
拥有倪光南,
那是联想最灿烂的时代,
可谓在计算机界呼风唤雨,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这样的标语在业内广为流传。
为表彰倪光南在计算机事业上的贡献,
他被选为中科院第一批院士。
只是,
那时志得意满的倪光南从未想过,
有一天,
自己竟会被效力15年的联想
扫地出门.......
在联想鼓足马力飞奔的时候,
倪光南敏锐注意到IT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他说服公司和复旦大学合作,
准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
与此同时,
他呼吁发展中国IT核心技术,
特别是自主操作系统和国产CPU,
认为这是关系到信息安全,
也关系到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
倪光南认为,
身为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领头羊,
联想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于是广纳人才,为自研芯片等做准备。
然而同为公司元老的柳传志,
却并不认可倪光南的举动,
他认为以联想当时的实力,
根本没有自研芯片的能力,
不如打造自主品牌抢市场。
当时联想提倡“多种经营”,
柳传志的多种经营是搞房地产,
而倪光南的多种经营是,
扩展PC相关业务。
1994年6月5日,倪光南要在上海,
建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柳传志最后时刻否决其提议,
10年来,柳传志第一次对他说“不”,
使倪光南感到空前的伤害。
一个要技术,一个要赚钱,
矛盾就这样不断升级,
每一次会议上,
员工总会见到倪总和柳总为此争辩,
谁都说服不了谁,
每一次都不欢而散,
直到,
那改变历史的一刻到来。
1995年的6月30日,
柳传志拿着4页手写的发言稿,
声泪俱下地发言。
这一天,
成为联想何去何从最关键的日子,
这一天,
是未来全中国人深感遗憾的一天。
200多名联想中层以上干部坐满会议室,
坐在最前排的两个人:
要尽快赚钱的柳传志,
要技术为上的倪光南,
二人神情严肃等待着命运最终的审判,
随着联想董事会宣布,
倪光南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被解除。
这场“倪柳之争”,
以倪光南的失败出局画上了句号。
那天,
这位为联想拼搏了11年的大功臣,
神色落寞地离开,
他走时只留下了 一句:
“希望我的这些工作成果,
不要受到牵连。”
几年过去,柳传志带着联想集团,
如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2013年电脑销量做到世界第一,
成为神坛之上的人物。
而当年的倪光南被解聘后,
几乎一无所有,没有一分钱股权,
联想想要赠与他500万,
他以不符合规定拒绝。
对联想的人来说,
只知道神坛之上的商业教父柳传志,
至于曾经付出一切的倪光南,
已经是联想的一段老掉牙历史,
无数人对他嗤之以鼻,
认为当初他的坚持错了,
更有甚者批判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可这个倔强的老头,
他不服输,哪怕离开了联想,
仍在为中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操作系统和芯片日夜忧心。
就在他最落魄的时候,
加拿大华裔李德磊找来了,
想要请他加入自己的“中芯微”公司,
当倪光南看到,
中芯微有一支做CPU的完整技术队伍,
他灰暗的心里,再次燃起熊熊火光,
自主创新技术,
这正是他的梦寐以求!
倪光南再次赌上了自己的全部,
倾其所有,
为“中芯微”研发芯片找人脉,找资金,
他没有一分钱股份,
所支撑他的,
不过是心里强烈的,
对中国自主芯片的渴望。
这条充满辛酸苦楚的“追芯”道路上,
他顽强地走着,
直到有一天他彻底被抛弃。
2001年,
中国高科技史上的辉煌开局,
中芯微公司的国产芯片:
“方舟1号”横空出世,
被媒体称为“终结中国‘无芯’历史”!
然而这一壮举却如流星划过,
刹那璀璨之后回归沉寂。
因为中国IT行业里,
没有一家能做的出CPU,
倪光南捧着设计出的中国芯,
却找不到一家可以制造它的单位,
他又一次失败了......
Windows和Intel,
在世界上垄断几十年,
很多人认为根本无法打破这样的局面,
而倪光南,
是第一个敢对微软说不的中国人,
奈何这样的勇敢,
却让他再一次成了很多人的笑柄。
他已经被时代彻底抛弃,
可他不死心。
2013年,倪光南发起成立,
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
致力于推广国产操作系统。
他向全中国疾呼:
“打破困局的唯一途径,
是国产、自主、可控!”
“核心技术岂可受制于人?
国产芯片、系统,
不可不研发,不可慢研发!”
他还多次发表了
《国之重器:自主知识产权才是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主题演讲,
然而IT界那些纸醉金迷的商人,
仍执迷不悟,
还在为眼前之利犹自得意,
根本不将倪光南的话放在眼里。
直到中国芯片之路被四面封堵,
中兴遭到掐喉之痛,
华为遭到扼腕之疼,
人们终于想起了这位,
曾打破中国芯片困局的悲情老人,
在这漫漫道路上他一人悲壮长征,
穷极一生为一颗“中国芯”,
却一次次被淹没在时代的尘埃里.......
而这一切的改变,
从他被从联想踢出局的那一天,
英雄折腰的遗憾就已经注定,
中国所有人,
都将直接间接为“无芯”买单,
无数人叹息着:
倪光南,可惜了......
如今,联想在司马南的质疑下,
彻底引爆国内舆论界。
联想到底有没有问题?
倪光南曾对联想的股权,
与“实干型”科技企业进行了对比:
乔布斯从刚开始持有苹果45%的股份,
降到了0.58%(去世前),
任正非的华为股份从80%降到了1.4%,
比尔盖茨所持有的微软股份,
从64%降到了1%,
所让出的股份一部分给了科技人员。
反观联想实控人员,
股份比例从刚开始的0提升到16%,
而科研人员的股份占比为0,
据说,已经退休的柳传志,
年薪竟然还有1亿元。
倪光南明确表示:
联想的这种股份结构,
在中外高技术企业里头是很特殊的!
而网上一边倒的对联想批评指责,
其实更多的,
还是因为对于当年倪光南遭遇的意难平。
就以华为现在的影响力来看待当年,
倪光南院士必然是对的!
要知道曾经的联想,
实力是华为的几十倍,
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反观现在,两者依然不在一个层次上,
华为以技术突围受人尊敬,
而联想却在一次次舆论中处于下风,
在人们眼中,
只是一个“大而平庸”的企业。
自从倪光南离开联想,
几十年里,
联想没有获得一个国家级技术奖项,
倘若能重来,倪光南留在联想,
那么今天的中国半导体,
该是何等的辉煌,
奈何这世间,本就没有如果......
栉风沐雨五十载, 萧萧两鬓白,
奈何岁月已蹉跎,瘦影已婆娑。
今年,倪光南已经82岁了,
仍然在为中国自主科研四处奔走演讲,
饮冰十年,热血难凉。
如果没有倪光南,
根本就没有今天的联想,
更没有所谓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可惜的是,
在这样那样的历史进程中,
他的悲情遭遇终成了遗憾。
而今,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到底是技术为上还是赚钱为上,
一切已然有了答案,
人心所向,必名垂青史,
时代证明了倪光南是对的!